日治時代主要事件
1895年(明治二十八年) 清廷與日本簽訂( 馬關)條約,割讓(臺灣 )和(澎湖 )。(臺灣 )民主國成立,( 唐景崧)為總統。
1898年(明治三十一年) 執行全臺( )調查。
1899年(明治三十二年) 創立臺灣銀行。
1901年(明治三十四年) 實施臺灣度量衡條例,開始統一度量衡。
1908年(明治四十一年) 西部縱貫鐵路全線通車(基隆至高雄)。
1915年(大正四年) 發生( )事件,( ),以( )手段號召民眾反日。
1921年(大正十年) ( )發表( )講義,成立( )協會,覺得當時臺灣民眾普遍( ),藉由發行( )及( )喚起臺灣人對自己( )。
1930年(昭和五年) ( )社事件,( )族,( )領導族人趁( )襲擊( )。
灌溉嘉南平原的嘉南大圳啟用。
1934年(昭和九年) 日月潭水力發電啟用。
1935年(昭和十年)首屆( )選舉。
1937年(昭和十二年) 日本以士兵失蹤為藉口,入侵( )戰爭爆發,( )化運動開始。
皇民化:
1. ( )家庭認證,若家中成員精通( ),可以獲得更多( )等機會。
2. 改名,將原本姓名改為( ),如( )改( )。
3. 穿( ),參拜( )。
民族自決:
1. 由( )提出,主張( )不受其他民族( )。
日治時期的警察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