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卡門》Carmen
喬治·比才於1874年創作的一部四幕歌劇。由亨利·梅拉克及呂多維克·阿萊維作詞。1875年3月3日,首次歌劇在巴黎的喜歌劇院上演,但劇情內容卻令公眾難以接受。《卡門》第33次演出後,比才猝然長逝。在他去世十年後,《卡門》才獲得國際讚譽,成為最受歡迎、上演頻率最高的歌劇,更成為西方藝術的經典。歌劇第二幕的詠嘆調《愛情是一隻自由的鳥兒》與《鬥牛士之歌》亦是膾炙人口的唱段。
吉卜賽
羅姆人Roma,為起源於印度北部,散居全世界的流浪民族,歐洲人以為他們是從埃及來的,後以諧音稱為吉普賽人。
〈卡門序曲〉
快板,主題選自歌劇最後一幕鬥牛士上場的音樂,樂曲充滿活力、熱情,與歌劇的劇情相呼應。
敢愛敢恨的西班牙吉卜賽女郎卡門。
有天,她看上了士官荷塞。她使出盡渾身解數令荷塞上鉤,讓他去和人打鬥和違反軍法,導致他不得不逃走。
荷塞逐漸也愛上了卡門,他對卡門的愛讓他能逆來順受。
直到有一天,卡門看到鬥牛士埃斯卡米洛後變心了,反而跟埃斯卡米洛訂了婚,荷塞因此感到徹底絕望。荷塞去看過彌留的母親之後,他意識到自己還愛著卡門,於是他和卡門於鬥牛場前相遇時,荷塞懇求卡門回心轉意。然而,卡門卻不答應........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