薩拉沙泰
薩拉沙泰
帕布羅·馬丁·梅利頓·德·薩拉沙泰-納瓦斯庫埃斯
Pablo Martín Melitón de Sarasate y Navascués,1844—1908
西班牙小提琴演奏家、作曲家。
炫技演出的代表人物,演奏技巧嫻熟,善於演繹高難度的樂曲,演奏音色清晰飽滿,流暢而純淨。
1844 年出生於納瓦拉的潘普洛納,是當地砲兵樂隊指揮唐·米格爾·薩拉沙泰 (Don Miguel Sarasate) 的兒子。
從五歲開始跟隨父親學習小提琴,後來跟隨當地老師學習。他的音樂天賦很早就顯現出來,在八歲時就出現在拉科魯尼亞的第一場公開音樂會上。
他的表演廣受好評,並引起了一位富人的注意,他資助薩拉沙泰在馬德里跟隨曼努埃爾羅德里格斯賽斯學習,並獲得了伊莎貝拉二世女王的青睞。隨著他能力的發展,他的父母決定在他十二歲時送他到巴黎音樂學院跟隨阿拉德(Jean-Delphin Alard)學習。
17 歲時,薩拉沙泰參加了一場頂級比賽,並贏得了他的一等獎,這是音樂學院的最高榮譽。
吉恩-德爾芬·阿拉德
從小就公開表演的薩拉沙泰於 1860 年以小提琴演奏家的身份在巴黎首次亮相,並於次年在倫敦演出。他世界巡迴許多地方,在歐洲、北美和南美。他的小提琴演奏音色純淨、極具張力令人印象深刻,使他成為一個出色演奏家。
在他早期的職業生涯中,最著名的是卡門幻想曲,以及他創作的各種其他作品。
愛德華.勞羅
薩拉沙泰的西班牙風格在他的作品中廣受歡迎,影響力反映在他同時代其他作家的作品中,如在勞羅 (Édouard Lalo) 獻給薩拉沙泰的《西班牙交響曲》等著名作品中就可以聽到西班牙音樂的影響;喬治·比才的《卡門》 和聖桑 (Camille Saint-Saëns) 的 《前奏與隨想輪旋曲》 (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oso) 專為薩拉沙泰而寫並獻給他。
聖桑《前奏與隨想輪旋曲》 (Introduction and Rondo
《流浪者之歌》(Zigeunerweisen)
1878年完成的一首管弦樂隊伴奏小提琴曲,同年在在德國萊比錫首演。音樂主題與羅姆人 (吉普賽人) 有關,並在最後一節使用了查爾達什(匈牙利語:Csárdás、Czárdás,意為客棧)的旋律,這部分的音樂主題與李斯特在1847年完成的匈牙利狂想曲第13號使用的主題相同。
《流浪者之歌》(Zigeunerweisen)
《巴斯克隨想曲》(Caprice Basque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