喬治·比才
Georges Bizet
Alexandre César Léopold Bizet
喬治·比才
Georges Bizet
Alexandre César Léopold Bizet
比才出生地
比才故居
比才家族墳墓
是浪漫主義時期的法國作曲家。他是一個早逝的歌劇作曲家,生前的作曲生涯並不順利。他逝世後,其最後一部作品《卡門》成為整個歌劇劇目中最受歡迎和最常上演的作品之一。
比才在巴黎音樂學院的輝煌學生生涯中獲得了許多獎項,包括1857 年享有盛譽的羅馬大獎。
是公認的傑出鋼琴家。在義大利留學近三年後,他回到巴黎,發現巴黎歌劇院偏愛古典劇目而非創新劇目。
因此,他的大部分鍵盤和管弦樂作品都被當時的歌劇院所忽視。他的事業停滯不前。
他在1860 年代寫了很多劇本,其中大部分都被廢棄了。他這段時間創作的兩部歌劇—— 《採珠者》和《伯斯的美麗少女》 均未能首演。
1870-1871年的普法戰爭期間,比才在國民警衛隊服役,戰後他的單幕歌劇《迪亞米雷》並不成功。可是,他爲阿爾封斯·都德的戲劇——《阿萊城的姑娘》——寫的附帶音樂被改編成管弦樂組曲後,深受大眾的喜愛。
比才擔心《卡門》背叛和謀殺的主題會冒犯觀眾,所以他延遲了《卡門》的製作。1875年3月3日首映後,比才確信這部作品是失敗的。三個月後,他死於心臟病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