圓舞曲 Waltz
18、19世紀時,源於德國南部與奧國鄉間的一些三拍子民俗舞曲,諸如蘭德勒舞 (Ländler)、德國舞 (Deutsche)、 旋轉舞 (Dreher),逐漸地被引進城市,演變而成,通常為3/4拍,第一拍重拍。
蘭德勒舞
Ländler
德國舞
Deutsche
旋轉舞
Dreher
型式上大至有序奏、過門、主題、過門、尾聲。
波麗露 Boléro
一種流行於十八世紀後期西班牙地區的民俗舞曲,是由傳統的賽吉第拉舞曲 (Sequidilla) 和方當果舞曲(Fandango)所衍生而來。形式上,由主部、中間部和再現部構成。
賽吉第拉舞曲 Sequidilla
方當果舞曲 Fandango
有一說是舞蹈家塞巴斯蒂安‧卡列索(Sebastiano Carezo),在1780年左右創作。採3、3/4拍子節拍,以響板與吉他打出節奏,於19世紀,傳遍歐洲。
拉威爾寫的波麗露舞曲
提羅洛 Tirolse
一種19世紀的舞蹈,類蘭德勒 (Ländler),通常為3、4拍的歌唱曲,這個名子可能來自阿爾卑斯山的一些歌曲。
船歌 Barcarola
源自義大利語「barca」,意為「船」,起源於義大利威尼斯,本來是船夫所唱的當地民歌,一般都是6/8或12/8拍寫成。
塔朗泰拉舞曲 Tarantella
源自義大利南方,特別是西西里島的民謠,其曲風節奏明快、爽朗俐落、快而不急起源地為義大利南方城鎮塔朗多(Taranto),相傳十四世紀中葉時,當地的農夫常被一種名為塔朗圖拉(Tarantula)的蜘蛛咬傷被咬到後全身酸痛、嘔吐、昏沉,而且沒有要可醫治,但當地人發現只要使身體流汗,將蜘蛛的毒液排出即可無藥而癒,因此病人就需要不斷的運動,而運動的最好方法 就是跳舞,塔朗泰拉舞曲及舞蹈因此而誕生。
而塔朗泰拉 (Tarantella) 名字就是由塔朗圖拉 (Tarantula) 演變而來,而這種跳舞治病的行為就被稱為塔朗泰拉主義 (Tarantism),特色是雙人快速的旋轉,音樂一般是6/8拍或3/8拍,有時會有18/8、4/4。
俄國舞蹈
波蘭舞蹈
馬祖卡
猶太舞
Nettl, Paul. Birth of the Waltz, 1946 .in Dance Index vol 5, New York: Dance Index-Ballet Caravan, Inc. pages 208, 211
http://www.treccani.it/enciclopedia/tirolese_(Enciclopedia-Italiana)/
John Compton. 1945. The Life of the Spider. Mentor Books .
http://www.rossinioperafestival.it/